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九章 这是政绩 (第4/5页)
而易举的决定,如果有推恩令这种办法,说不定不一定会出现土邦战争,但印度整合内部的时间可能就会延长了。 至少阿里汗还有二十年好活,尼赫鲁要是等着这些君主一个一个寿终正寝,谁能拖的过谁还不一定。 阿里汗和萨拉曼汗倒是没有什么想法,但不少土邦的代表,却把这个想法记了下来。 处在英属印度的角度来说,只要临走的时候把消息捅出去,不管最后演变成什么样都是好事,英军撤离尼赫鲁大动干戈,那么在总督府之前对土邦的表态下,尼赫鲁就不好做人,落得一个出尔反尔的形象。 如果尼赫鲁也同意用不通过战争的方式,让这些土邦自我分解,那印度至少二十年内是无法完成整合了。 不管怎么算,这对英国来说都是好事,土邦代表也加入到了讨论当中,询问一下细节问题,主要讨论还是围绕着风险均摊和推恩令两点来的。 不过在讨论外交对抗的同时,也没有忘记枪杆子的事,下午时间各大土邦的代表,就去参观了至少表面上,比之前脱胎换骨的海得拉巴私军。 和一年前艾伦威尔逊来到这里的时候相比,至少在表面上,海得拉巴军队出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阿里汗分出去了不少土地,用来凝聚军心。引进了德国教官正编军队,换上了从欧洲淘汰下来的武器。 至少在表面上,看起来还比较像样,现在海德巴拉的军队已经接近十万。一水的和平教徒,对得起最强土邦的身份。 阿里汗以一人之力,养活十万军队,数百年来在海得拉巴的积累可见一斑。 众多土邦代表,也对海得拉巴的军队表达了赞赏,在国大党面前,大家都是一个立场,海得拉巴土邦的强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