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3章 虎贲铳的威力! (第2/6页)
大家想到了很多细节上的问题,也全部解决了这些细节上的问题。不过,这依然是理论上的。到底能不能制造出来,还要亲自试验过才可以。 “现在就开工吧!” 张准说到做到。 时间一分都不能耽误。 在明末这个纷繁复杂的环境下,米尼式步枪自然是越早装备越好。 张准将国产的米尼式步枪命名为“虎贲铳”。 借我三千虎贲,复我浩荡中华! 张准最后确定的虎贲铳规格:枪管长度是36寸(约1200毫米),枪管口径0.36寸(约12毫米),米尼弹的重量是6钱(约20克)。配套用的刺刀全长380毫米,由三棱刺改装。虎贲铳不配刺刀全长1520毫米,配刺刀全长1900毫米。虎贲铳的长度数据,基本上和英国著名的滑膛枪“褐贝丝”相似。 为了统筹虎贲铳生产的各项要素,张准成立了装备司,由周石文和罗大山两人担任管事。张准一次就给了周石文和罗大山一千五百两白银,作为虎贲铳的启动资金。如果这个资金不够,还可以继续问张准要。根据三人的测算,在技术相对成熟的前提下,每支虎贲铳的成本,应该是二十两银子左右,大约相当于一支纯钢长矛的价格。同样的价格,威力却要比长矛厉害多了,可见技术发明的重要性。 确定生产虎贲铳以后,李奉来等人生产出来的第一批优质钢,很快被送到了匠作坊。周石文和罗大山等人,立刻忙碌起来,制造第一批的枪管。其他的工匠,也都集中过来,首先攻克膛线这个拦路虎。即使大家经过了反复论证,对于膛线,有信心的人还是没有几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