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_第168章 萧条来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8章 萧条来了 (第2/5页)

什么要和日本人一起搞海航?我们自己不是已经有了可以击沉战列舰的鱼雷轰炸机了吗?”

    施莱彻尔说的中型轰炸机是用容克公司的三发运输机为基础开发的岸基轰炸机,波罗的防卫军的空军装备了24架。

    “库尔特,那是不够的,”赫斯曼喝了口酒,“我们没有大海军,根本不可能模拟大规模的舰机交战……你知道的,新的战术必须通过接近于真实情况的演练进行验证、改进和探索。而我们现在没有这样的条件,因此无法总结和探索出最有效的航海战术。”

    在赫斯曼知道的历史中,德国空军在对舰作战中并没有取得什么辉煌战果,除了没有针对性的开发适合海空作战的飞机,大概就是战术运用上的问题了。

    相比之下,日本人在这方面要远远领先。在1941年12月8日-10日的马来海战中。日本人动用59架双发的九六式陆攻和26架双发的一式陆攻,从西贡起飞长途奔袭,花了两个小时,付出了3架坠机,27架受损,21人阵亡的轻微代价就干翻了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和反击号战列巡洋舰。

    而在二战时期,德国空军手中或许没有可以和零战相比的大航程战斗机。但是性能超过九六式陆攻和一式陆攻的中型轰炸机那可多的是。可就是打不出马来海战这样的战役,问题自然是出在训练和战术之上。

    所以赫斯曼并没有完全信任还在萌芽中的德国海军航空兵,而是全力推动德国和日本的军事合作,希望能学会日本人炸船的本事。

    他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端着酒杯在阳台上走了几步,“库尔特,现在经济已经开始出问题了,就像我之前预料的那样。而要解决问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