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4章 中国问题怎么解? (第2/6页)
友”。不过可供他选择的盟友实在有限——强大的苏联虽然会和德国在军事技术和工业上合作,但是合作是一回事儿,结盟却是另一回事儿。 “我想日本目前很难称霸东亚大陆了,要不然你我也不会在此时访问日本。”赫斯曼说着话,眉头微微拧了一下,表情有些复杂。 因为中国乃至东亚大陆的历史进程,都被他的蝴蝶效应给干扰了。应该是他的错!虽然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经济促进公司在1924年就在广州设立了分公司,称“波罗的洋行”。因为能够搞到飞机、飞机零部件、各种德系武器的零部件、炸药等各种打擦边球的军品。因此和广州国民政府和黄埔军校的人物都很熟悉。而这个波罗的洋行不必说,自是史塔西的情报站。 所以赫斯曼对广东这几年发生的事情非常了解,而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发生在孙中山死后的广东。变化的导火索是“刺胡事件”,广东国民政府代理大元帅胡汉民遇刺身亡,紧接着又发生了“驱蒋事件”,蒋校长不知怎么被认为是刺胡的元凶,和他的盟兄许崇智一起遭到驱逐。广东政权落入廖仲恺、邓演达、汪兆铭为首的国民党左pai和中国布尔什维克党的联盟手中! 而黄埔军校则被布尔什维克党籍的政治部主任伍豪和副校长任辅臣(历史上牺牲在俄国,但是因为赫斯曼推动的俄德合作加强了红军的力量而幸存)所共同掌控——赫斯曼非常怀疑这一切的变化是由这位历史上原本应该牺牲的人物所引起的。 到了1928年,国民政府的首都不在南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