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_第124章 空冷和液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4章 空冷和液冷 (第2/4页)

好的工人,他们不讲报酬,有黑面包吃就会努力工作,非常认真。可是我们造出来的福克d系列还是比不上德国原装的。”

    非常年轻,看上去有点像个小学老师的陆海军副人民委员斯克良斯基补充说:“主要是火星工厂的发动机不行,比不上德国货,马力不足,还老是熄火。”

    “那里就是个作坊。”容克斯在旁边对赫斯曼说,“我去看过彼得堡飞机制造厂和火星发动机工厂,条件非常差。特别是后者就是个小作坊,能在那里生产出发动机简直是奇迹。不过他们的中央空气流体动力学研究院非常不错,设备齐全,教学条件也很好,比我们德国任何一所大学的空气动力学系都要好。”

    俄国人的基础研究很扎实,赫斯曼心想,不过德国在这方面也不弱。

    一行人开始参观飞机,容克斯、福克和斯图登特都是内行,他们看得非常仔细,甚至还爬上三角梯观看座舱内部和发动机的情形。

    赫斯曼对两次世界大战时代的航空也不算是门外汉。后世的知识告诉他,二战时代的活塞式飞机发动机,按照汽缸排列和冷却方式,可以分为直列式液体冷却发动起和星式空气冷却发动机两种。二者各有优缺点:

    气冷发动机:结构相对简单、紧凑,维护方便;但横截面大,风阻系数大,且大功率运行持续时间不如水冷。

    水冷发动机:风阻系数小,持续功率大;但结构较复杂,维护相对困难。

    其中装备气冷式发动机的多是追求大功率、大航程、长时间可靠运行、维护方便的舰载飞机和远程轰炸机。而液冷式发动机则多装备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