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_第九十五章 没有俄国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五章 没有俄国了 (第2/4页)



    “支持她的主力还是德国人!”法国外交部长说,“在波罗的,她有15万到20万军队,其中10万是德意志人组成的……这违反了《贡比涅森林协定》和《十四点和平原则》。”

    劳合.乔治点点头,皱眉道:“在顿河和北高加索还有差不多同样数量的白卫军支持她,他们大都是哥萨克嘛,当然拥护沙皇了!西伯利亚也有拥护她的人,刚刚发动政变的高尔察克上将已经明确表态拥护奥丽加了。远东的谢苗诺夫也持同样的观点……现在好像只有摩尔曼斯克的北俄临时政府没有对她表示效忠。那么,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北俄临时政府中的白军将领其实也拥护奥丽加,只是迫于英美法联军的压力不敢表态而已。

    “目前不能承认她,这是肯定的!”法国外交部长说,“而且应该继续向她施加压力,迫使她驱逐波罗的的德军!”

    显然赫斯曼对法国外交路线的把握出现了很大的偏差——法俄同盟并不是此时法国当局的首选。因为在法国人的如意算盘中,德国在战后应该被最大限度地削弱甚至肢解,再也不是法国的一个威胁了。

    而且法国人也不打算和俄国分析欧洲大陆的霸权,在东欧他们有更加理想的小伙伴——波兰!把波兰人扶植起来去“平独镇露”,比维持一个让人害怕的大俄罗斯帝国去威慑将要被搞残的德国要让人安心。

    至于英国人对俄国的态度,也和法国人差不多。对于欧洲大陆,英国人的态度很明确,就是不能出现霸主。而有可能成为欧洲大陆霸主的国家,这几百年来也就是法国、德国(包括神罗什么的)、俄国。如果要给这三个国家按照威胁等级排队,在世界大战前应该是德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