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章 你陈某人的问题还需要证据? (第5/6页)
术界的人脉,他去牵线,这也是一个混脸熟的机会。至于牵线所需的资源,不管是红包还是其他不好说的福利,那肯定是陆谨明买单。 疗效见期刊、企业贡献见报上电视,后面一切就好办了。 陆谨明神色微微一变:“要是能这么解决,当然是最好了。我其实也有闪过这个念头,可惜我不知道这种‘让人加速发学术论文、推进行业报道’的事儿怎么搞。 术业有专攻嘛,做生意平时也不跟学术圈交集。认识的媒体朋友,也都是财经媒体。” 顾辙认真地以一个学术掮客的角度思索了一下,很具体地建议道:“那就先再准备一批物资,我们通过东海大学医学院、捐给医学院附院。理由就当是‘未雨绸缪,帮助本省卫生系统应对突发情况’。 现在关键就是本地媒体对我们没报道,对我们感恩的都是粤省人。所谓县官不如现管,粤省卫生机构再感谢我们,总不能让他们的领导跨省来视察吧。 我们现在功课做在前面,下周一就捐,在本地把动静闹起来,主管部门肯定会发现的。其他学术界的发声你不用担心,提供资源就行,细节我来搞定。” 这时候,顾辙这个东海大学高材生、还是最新一届竺可桢学院最顶级的学术新星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他以本校大学生科技创业典范的身份、去求见别的院的领导,还是代表企业给他们送捐助物资,说上话的概率就非常大,这是圈内人。 陆谨明一想,果然非常缜密,细节他就不问了,用人不疑嘛。 顾辙在老家休息了一个周末,周日晚上跟着陆幽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