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9章 小庙难容大神 (第3/6页)
研究、在部分成果里挂了第二作者。 第二作者虽然不太值钱,但作为本科在校生而言,数量一多还是效果很惊人的。 吴丹青孔超凡那些人,如今全都无一例外也拿到了学校的交流生名额,只是交流的学校比顾辙差一档,去不了斯坦福而已。 这些信息,外人可能打听不到,但是都在东海大学圈子里的博士生硕士生们,只要稍微消息灵通一点,应该都是有风闻的。 说难听点儿,就算他们跟着顾辙干了几年之后,不想再混企业,而是想回大学做教授,那顾辙给他们提供的履历,都已经足够漂亮了。留在大学里专注学术,都未必分得到去天元科技的挂名成果多。 郑教授想了想,答应道:“行吧,这条件确实很优厚了。那你先把你要开坑的新研究方向跟我阐述一下,我好帮你张罗。如果酬劳能如你所说,我也算对的起同事、学生了。” 虽然顾辙的公司小,但只要有钱,而且能承诺稳定年限,确认公司资金链也没问题,那还是可以帮忙的。 工资方面,顾辙之所以敢提“双倍”,也是吃定了03年央企在直接薪酬上不敢太大胆,哪怕两桶油福利好,明面上的工资体系锁死在那儿,肯定没法跟民企竞争。 央企最多在内部购房、解决户口、公积金这些角度给巨量福利。 顾辙要搞的科研,真要是搞出来了,哪个不是几百万美元级的起步的收益。酬劳方面,他肯定是给得起的。 反正周五下午也比较空闲,郑教授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