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全都要_第40章 一切为了石墨烯(五千字大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章 一切为了石墨烯(五千字大章) (第3/10页)

来这样的公司干几年,才不会被学术界的人认为是‘学术生涯履历中断’,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在科技界和学术界,这样的隐性歧视确实是一直存在的,不混这个圈子的外行人或许难以想象。

    那就是如果一个大学教授, 去一家斯坦福系背景的硅谷科技公司干几年,将来再想回顶级大学,大学也不会歧视他, 多半只会稍稍打个折扣、把他在硅谷企业干的那几年, 也默认为是“还在搞一线学术科研”。

    比如在斯坦福系硅谷公司干了五年研发,相当于默认折抵你在顶级大学里当了三年科研型教授。虽然亏了两年折扣,好歹没算你出圈。

    但如果去了普通的公司, 将来再想回学术圈,难度就不是一般的大了。圈内人都会觉得“这家伙已经自绝于科研界学术界”,会堕入鄙视链。

    所以对于有学术追求的人,如果你不是斯坦福系的硅谷公司,有钱也未必招得到特定的人,有本事的人很多是有骨气有架子的。

    这种认知,是斯坦福系从1970年代起产学研结合做得好、三四十年来积累下的口碑,不是一朝一夕的。

    这也形成了正向反馈的飞轮效应,让强者愈强,马太效应愈发明显,让斯坦福系硅谷公司找科研大牛时、大牛们内心的戒备放松。

    顾辙自己可以特立独行,但他也要团结科技大牛为他所用,他不能不顾及手下的感受。既然如此,有现成的顺风车可以搭, 何必矫情呢。

    外国大学的招牌价值,拿来为华夏人办事, 不寒碜。

    陆幽幽琢磨了好一会儿, 总算是理解了其中弯弯绕,也就没有再做任何阻挠。只是泫然欲涕地情感上有点不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