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章 顾辙的人生规划(划掉,改成意yin) (第3/7页)
要是连几十亿美元都拿不出,那还可以再退求其次,搞搞同样属于“增材工艺”领域、但启动研发经费或许只要几千万到上亿美元的“注塑成型法造玻璃”—— 别看不起玻璃,也别觉得传统的烧制/打磨减材工艺造玻璃已经够便宜了,就觉得这条赛道没前途。 增材和减材工艺造普通玻璃,成本优势差别确实不大。但是如果是造最精密的光学镜头玻璃,那后世2021年4月9日在德国诞生的注塑增材制造玻璃技术,优势就极大了。 当然,如果连几千万美元的实验室建设经费都拿不出、搞不了增材光学玻璃,那就得再退一个数量级,从后世2010年代就已普及的非球面注塑树脂镜片开始搞起。 树脂镜片的增材研发比光学玻璃镜片的增材研发、成本上要再容易一个数量级。 毕竟如今顾辙重生回来的时间点,才2002年,不少十年后沦为大路货、导致眼镜成本暴跌的技术,如今都还没研发出来呢。 (注:后世的眼镜片成本,比2000年代低了至少一个数量级,全靠注塑工艺和材料科技的进步。但眼镜售价没有明显降低,主要是眼镜品牌毛利率越来越暴利,各种堆叠新概念维持高售价) 随便砸个几百万美元科研经费搭建实验室、组织研发力量,顾辙就有把握在这个方向上取得一定的突破,然后就能以成果养科研,把自己的实力提升一个数量级。 当然,对顾辙而言,几百万美元,现在还是太庞大了。所以哪怕是新一代的增材注塑树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