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_第36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7节 (第5/7页)

随后沉声道:“公瑾,不管他们是不是去了庐江,此地都不宜久留,我们必须赶回舒城!”

    “好,让将士们把铁蒺藜都绑在腰间,以防半路不测!”周瑜重重提醒道。

    孙策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

    这些铁蒺藜在旷野之上比较难对骑兵造成太大杀伤,可毕竟备了数量不少,用来阻断骑兵追杀还是能办到的。

    为了快速的赶路,孙策甚至不敢要求将士们把粮草带着,尽量轻装简行。

    一路上,倒也太平,并没有出现任何的伏击,这也更让孙策觉得赵云去了庐江的可能性更大。

    周瑜则是一直心神不宁,他到现在也猜不出那些人到底去了什么地方,始终觉得去庐江不是上策。

    更何况,以赵云的用兵习惯,一定是泊县才对。

    可直到抵达泊县,也不见任何的异动。

    两队人马再次汇合的时候,朝着庐江小道而行,已经顾不得心疼在泊县里头埋了许多的桐油和雄黄,甚至堆在走马道上的弓箭也不能带走,真是浪费啊。

    路上,武将谨慎,军士都把手放在了腰间布袋里抓了一把铁蒺藜随时准备行动。

    直到全部人都进入了庐江小道,也未见吕军骑兵,至此,哪怕周瑜再不相信也觉得赵云唯一的去处只能是舒城了。

    毕竟,他带了这么多骑兵出来不可能什么都不干的。

    去舒城,这是下策啊,赵云怎么会这么干呢。

    进入了庐江小道后,将士们的行进的速度就慢了很多,也放松了很多,一则是这个地方不可能出现骑兵的,因为人走在这样的道路上都会很吃力。

    二来,这条路不仅崎岖,有好几段也比较逼仄,最窄的地方只有一丈左右,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