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一章 入汴京 (第3/7页)
头不远的脚行处,不少人或坐或立,要么就毫无生气地躺在屋檐下,穿着短衫,挽着裤腿的百姓望向码头这里。一旦有人路过在此驻足,立即一群人及迎了上去。 但这些人随即即被一名牙侩拿着鞭子蛮横地驱赶开,然后一人独自上前陪着笑脸与对方讲斤两。 章越,黄好义也撑伞下了船,另几艘船上亲随女使们狼狈地走下船梯,替各家的郎君娘子撑伞披衣。但见吴安诗已侯在码头上。 “两位仁兄,我要走了,自从闽地进京几千里,累两位陪我一起担惊受怕了,大家同经风雨共历患难,此番情谊不用多说。如今到了汴京,这天子脚下居大不易也,两位有什么难处,尽管与我开口,我吴府就在金梁桥街,寻人一问即知。” “多谢大郎君!” “就此话别,改日再请二位至台上喝酒。” 说完吴安诗翻身上马,章越已瞧见吴家那位女子撑着把杏花色的油纸伞行于烟雨蒙蒙之中,一瞬间喧闹吵杂的汴河码头成了她身后背景。 看着对方在女使搀扶下上了马车。 如吴安诗所说几千里进京,虽说一路坐船,但章越总觉得了经历一番,当初只想着早日结束了路途,快快进京才是。如今到了地头,却又有一番心情。 章越进前一步,对马上的吴安诗道:“大郎君多多保重。” 吴安诗感动道:“你我同在汴京,再见的日子还多。这样过些日子你让唐九郎来我府上,我让爹爹替他书信一封就是。” 章越大喜道:“多谢大郎君。” 说罢吴安诗,吴家马车以及吴家一众人皆西行离去。 汴河东流,雨粉飘飞,章越持伞目送了老久,直到马车没入街角。 黄好义向章越问道:“三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