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9章:安得广厦千万间 (第2/4页)
。” 李长安朝身边严阵以待的晋国文士道谢,而后看向姬文脸上的神色带着淡淡的怜悯之色, “也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下一首诗文,便送给你。” 说着,他走到“风”榜面前。 文气汇聚成狂风,呼呼吹来。 在全京城百姓的翘首以盼下,李长安在“风”榜的第一句诗,带着狂风席卷金榜卷轴。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没有想象中的气贯长河,也没有缥缈凌绝的超然物外。 众多文士看着眼前的几句诗文,不禁皱起了眉头。 这一段,写的好似实景。 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 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去,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 仅读这一段,诗文中的老者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同身受。 “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可谓精妙。 只是与前面三首诗文的风格截然不同。 而且其中蕴含着浓烈的颓唐之气。 再不复之前的狂放豪迈,气吞山河。 整座京城,都仿佛随着这几句诗,变得压抑而又焦灼。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此时,诗的第二段出现。 京城中的气氛更加低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