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国师_分卷阅读10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7 (第3/4页)

同乾坤并永”,“臣等阙里竖儒,章缝微末,曩承列代殊恩,今庆新朝盛治,瞻学之崇隆,趋跄恐后”,“恭设香案,宣读圣谕”,令族人剃发。

    这时候,“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深受孔孟思想教导了几千年的汉族民众激烈反抗,“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惨绝人寰。

    前有圣人先祖作为保护伞,后有识时务的族人不断涌现,孔家当然能长盛不衰。

    当然,宿谊并没有看不起孔家的意思。因为每个家族都有败类。后世传闻,孔姓四百万,孔家有“识时务”的人同时,也有“不识时务”的人。

    这些“不识时务”的孔家人有死战的,有殉国的,有避世不出的。只不过为了打好“尊孔”这一个招牌,每朝皇帝总能从孔家人中找出那么一两个败类,给他们扣上“衍圣公”的帽子而已。

    元朝时,皇帝就挑起孔家内部斗争,扶植归顺元朝的“衍圣公”。孔洙“让爵”,归而不顺,南北孔分裂。

    若孔子知晓后人之事,不知是喜是悲。

    不过现在虽然还没有这种事发生,孔家也发生了差不多的事。

    作为大世家的族长,作为当朝太傅,王承当然不是盲目尊孔之人。他尊的事孔圣人,而不是整个孔家。

    孔家在当朝皇帝登基的时候,前代孔家族长并不愿意“归顺”。在一番孔家内部争斗之后,这一代孔家族长并非前代族长之子。他率人归顺当朝皇帝。

    至于前代孔家族长的子嗣,天知道遭到了什么样的待遇。

    皇帝不关心,世间的读书人,也不一定关心。

    王承心想,孔家尚且如此,王家如何?

    王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