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73 (第3/4页)
人,还真征发百姓做事的时候,还管吃管住甚至给工钱的说法。不过宿谊说的若是真的,的确益处比给出那点东西多。 毕竟这些不是修路修城之类的徭役,而是本身就可以赚许多钱的项目。若以后续收益来补这部分支出,慕晏还算舍得。 这样看来,慕晏已经算是封建贵族中很具有先进思想的人了。若是其他人,肯定觉得,这些能省,为什么不省?本来那些老百姓,就是白干活的。 慕晏虽然也考虑了许多类似于声望等问题,但是他也有着想尽量减轻青州百姓负担的思想,才会接受这种做法。 宿谊心想,慕晏刚来这里,就已经有了父母官的自觉,有着对青州百姓的爱护之心了。 即使没有自己,慕晏肯定也是一个好官。 有了,自己,慕晏这就是名垂千古的节奏啊。宿谊自豪想。当然,自己肯定是名垂千古,跑不掉了。说不定等自己死后,还会给建庙呢。 可惜自己不可能有后人,不然说不准也跟孔子后人一样,弄个每个朝代都给封的世袭贵族当当。人家天师就有类似沿袭啊。 不过宿谊也就是想想而已。他可不希望自己子孙打着自己的旗号搞事。本来自己没什么黑点,结果后人一搞事,自己躺尸还膝盖中箭,多悲惨。 像孔子一生其实没什么黑点,他的思想在当时那个环境下,已经算是比较先进了。但是封建朝廷将孔家作为巩固统治的工具后,孔家出的那些大学问家被视作理所当然,个人的努力都被家族的光辉掩盖了。而孔家的那些败类,则让孔子也跟着挨骂。 孔子曾言,“非其鬼而祭之,谄也”。他知道自己身后之事,一定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