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6章 火箭 (第3/4页)
天宇,应该算是个火箭方面的天才。 大学时期就一直组织了在校大学生的业余探空火箭群体,毕业后还去国家科学院空间科学中心实习过。 参与过火箭的设计工作,团队的大多数人也都是他在这个过程中结交的兴趣相投的朋友。 只是现在在国内,民营火箭还没有人敢轻易尝试,特别是可回收火箭。 这是多少大资本都未曾涉足的领域,所以他在求投资的路上四处碰壁,直到把项目书送到了蓝海资本。 李文皓又仔细的看了看文件,不得不说ppt确实做得不错。 整个火箭的发展阶段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步是打造小型的实验火箭,进行低空发射和回收测试,收集数据和cao作经验。 第二步将回收高度突破到1000米以上,并提高回收火箭时降落的精确度。 第三步便是上真正的火箭,这一步没有任何的捷径,就是靠着不断的放烟花来收集数据。 这第三步说简单也简单,有钱就行。说难也难,要很多钱。 李文皓思索了一番,他觉得国内的航天技术也是处于领先地位。 并不是从无到有,和漂亮国之间的差距并没有到令人绝望的地步。 而且又不是刚一上来就开启烧钱模式,没准等到第三阶段,自己的钱都烧不完了也说不定了。 要知道这种项目就是一个长期的工程,要想出成绩的话,至少也是几年后了。 马尔斯的sx火箭公司,也是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才有了后来的成绩。 所以, 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