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52节 (第6/7页)
故而小贩给她报实价。 直到快要宵禁了,她才回到刺史府。 …………—— 回府之后,张仙姑问她:“外头有什么急事么?前头火烧眉毛地来找你,胡娘子急得跑了出去,半天没见你回来。” 祝缨道:“街上遇到个老阿婆,她没饭吃,我请她吃米糕了。” 张仙姑道:“她儿女呢?哎哟,没个儿女,到老了都……” “哦,她儿孙都有的,就是穷,养活自己都紧巴巴的。”祝缨慢慢说了老婆子家的事儿。 张仙姑道:“穷人日子苦。” 一旁蒋寡妇说:“咱们梧州有了大人,比以前的日子好太多了。这还能活下来呢。阿婆那么大一家人,有儿有孙的,谁都不能吃闲饭。搁往年,要不老的饿死,要不小的溺了,要不老的小的一块儿死。” 她这是实话,张仙姑也是哑口无言,这家里,谁都不是个娇生惯养的不食人间烟火,更残的事情他们都见过,甚至经历过。 是的,能活着就不错了,有希望谁会杀掉自己的亲人呢? 现在不用死了,就是一起再继续苦着。 张仙姑道:“噫!穷人孩子早当家,穷人家的老的,也没得福享。” 穷人家的老人是没有“颐养天年”的说法的,重活干不了也得给儿孙看孩子,劳力下地的时候他们得在家做饭。劳力吃干的,他们吃稀的,如果是个老婆子,就更是这样了。 祝缨道:“也不能太苦了。我想办法吧。” “诶?” 祝缨道:“明天叫他们查一查户籍,凡在册的,年过七十而有残疾的老人,每月发点柴米吧。”不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