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5节 (第5/6页)
迟疑,“陛下的意思是?” “朕想要将全天下的贤才都收入囊中!如今这般取士,还是太粗浅了!” “依朕来看,与其给士子们定品,倒不如直接给天下的大族定品,由尚书台出面,等高品大族的子弟成年,直接召用,如此就省掉了很多的麻烦,对那些达不到高品的大族,再让中正官来考察他们的名声,才能,然后再担任官员,这不是很简练吗?” “啊???” 王祥瞪圆了双眼。 九品中正制并非是忽然出现的,他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在汉末,就已经有乡里评议的传统了,到曹cao的时候,曹cao正式将清议纳入国家取士流程里,制定品级,不过,曹cao更在意的是才能,虽然不忽略家世,但是更在意才能。 到曹丕时期,中正正式出现,以家世、道德、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 再往后,司马懿正式落实该政策,将地方的中正提到了庙堂中正。 等到了司马炎时期....就变成了如曹髦方才所说的,吏部等大族子弟成年后直接铨选入仕,不经过察举,才能和道德不重要了,全看家世,沦为了门阀政治的工具,别说底层人了,就是寒门,都失去了往上爬的机会。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从此成为了事实。 而曹髦这意思,就是直接提前,将发展到了巅峰的中正制拿到如今来用。 王祥当然是被吓了一跳,这会不会太快了一些?? 好在,他还是恢复了平静。 “陛下,这些事情,还是要多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