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三章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第2/6页)
民日益增多,生产力就变得越发有限了。 而吴良要使用的就是这些无主之地。 汉朝的田地制度是个人私有制,田地不但属于个人资产,还允许进行买卖。 也是因为这样的制度,绝大多数开垦出来的良田都被各地门阀豪族与大户的巧取豪夺之下侵占,原本拥有土地的百姓为了生活只得成为他们的佃户,一旦遇到天灾人祸颗粒无收,交不起租子要么便要被地主逼得家破人亡,要么便只能成为流民流亡他乡。 而所谓“屯田制”。 本质便是要将那些没有田地的流民与那些无主之地结合起来安置,既可避免与那些拥有大量社会资源的士族门阀发生冲突,又可以完成社会闲置资源的再整合、再利用。 如此一来,流民有了土地耕种,不说安居乐业吧,起码不至于像之前那样大片饿死。 而那些荒芜的土地也有了人耕种,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提高,有了更多的粮食产出,曹老板以后要买粮或是征粮也会相对容易一些。 当然,“屯田制”也并非没有弊端。 或者说任何一种制度都不可能没有弊端。 历史上的“屯田制”最大的弊端便是将老百姓管得比较死,人与土地完全绑定,并且随着战事升级,剥削也会逐步上升,再加上官僚阶级的日益腐败,终有一日会将手伸到屯田土地之中,引发屯民的逃亡与反抗是迟早的事,彻底崩盘也是迟早的事。 不过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也不是吴良能够管得了的。 天朝历史上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