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二章 于吉入伙! (第2/7页)
经过了从古到今许多代人的验证。 早在元代的时候,天朝在石棉纤维的开采、石棉布的织制和清洁方面已具有相当高的技术水平。 并且国外的《马可波罗行纪》中,也提到了“火浣布”的由来。 说是在西域沙漠的边缘,地处西北方和北方之间,面积有十六天的行程,此地境内有许多繁华的城镇村郭,在这些城镇村郭北面有一座山,山中蕴含着一种神奇的矿脉,当地人用这种矿来炼制“火鼠”,这种“火鼠”是当地人的叫法,并不是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是一种动物,而是开采自地下的一种东西。 破案了! 这可能才是《山海经》有关“火浣布”中“大火鼠”说法的由来。 虽然确实有以讹传讹的成分,但不可否认,火浣布是真实存在的,就是用矿物纤维编织而成,也就是我们后世常见的“石棉布”。 现在想想。 海昏侯刘贺好歹也是做了27天皇帝的人,能够将西域小国进贡给大汉朝廷的“火浣布”占为己有,也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 如此才导致“火浣布”在天朝消失了几百年? 以至于未来的魏文帝曹丕都认为“火浣布”根本就不存在,只是一种以讹传讹的产物? “Emmm……收了。” 想着这些,吴良立刻决定将“火浣布”取走,以备不时之需。 用它来制作日常穿着的衣物肯定是不可能的,那无异于给自己上刑,他又没有M倾向。 不过以后盗墓的时候难免会遇到一些极端环境,尤其遭遇烈火的时候,倒也可以暂时将火浣布披在身上抵挡一番。 或者,还可以当防火材料制作一些比较实用的小工具,给自己与瓬人军使用。 至于海昏侯刘贺,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