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案_第一百四十七章 朝堂争辩(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七章 朝堂争辩(四) (第2/4页)

皇。

    奉天殿后堂,原本躺在躺椅上静听的朱棣闻言猛然睁开了眼,坐了起来,面色凶狠的可怕。

    一旁的胡广忙道,“皇上息怒,丰城候怕是失言了,非他本意。”

    奉天殿内,杨士奇果然立刻道,“杨将军此言可是将太子殿下比作李建成,将汉王比作唐太宗,将当今皇上比作唐高祖?皇上若不换立汉王为太子,就要有玄武门之变?!”

    李彬闻言吓了一跳,瞬间一身冷汗,知道说错了话,赶忙摆手,“你休要胡言,我可没有这个意思,我只是说当论功立太子!”

    老实说,他在武臣中,也算是比较会说话的,至少比陈懋强一些,他刚才的话也确实是想说“论功立太子”,所举的例子倒也能佐证这个说辞,但佐证归佐证,却不见得恰当,就怕被人说隐喻。

    “丰城候,咱们是带兵打仗之人,你在武臣中虽然算是能说道的,但跟杨大人这样的大学士比起来,可是差得远了,莫要被带丢了性命!”

    殿外传来一道威严的声音,一个中年人身穿武将兽袍,被两个宫人搀扶着走了进来,群臣见到他皆是惊讶,赶忙纷纷让开道。

    这人身材高大,眼神中透露着凌厉,但面色却有些苍白,精神不是太好,显然是久病未愈。

    “英国公!”陈懋和李彬等武臣见状,赶忙上前亲自搀扶。

    来人正是英国公张辅!

    这个人可了不得,陈懋是宁阳伯,他爹陈亨是泾国公,父子两人都是靖难功臣,已经是难得,而这个张辅自己是英国公,他爹正是朱棣当年手下第一名将,靖难武臣第一功,勇谋双全的荣国公张玉!

    一门两公,非袭爵位,整个大明朝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张玉这个人一生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