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案_第一百四十七章 朝堂争辩(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七章 朝堂争辩(四) (第3/4页)

为传奇,就如汤宗所言,他原本是前元的疏密知院,还曾随元顺帝逃亡漠北,后来归附大明,因作战勇猛,累有战功,被太祖朱元璋送于朱棣做护卫,很受朱棣赏识,后来朱允炆执意削藩,朱棣发动靖难,张玉首先控制了北平城九门,打响了头功,而后的大战中,他又带兵打败了耿炳文、李景隆等人,相比于邱福朱能等先锋悍将,他的足智多谋就显得颇为难得,是朱棣的第一爱将,只可惜他没有亲眼看到朱棣登上皇位,在东昌之战中为救朱棣,一人力抗数百人,格杀数十人,最终力竭而死,朱棣闻之,痛哭悼念,登基后追封张玉为荣国公,为靖难武臣中的第一功臣,多年来每每想起,深以为责。

    虎父无犬子,这个张辅也是丝毫不让其父,他被封为英国公可不是因为他父亲,而是他也是靖难功臣,赫赫有名的悍将,最初是被封为柱国、新城侯。

    永乐二年,安南陈朝外戚黎季犛篡夺了安南皇位,朱棣闻之大怒,于永乐四年命朱能为征夷将军,张辅为副将讨伐安南,可惜南方的十万大山可不似一望无垠的漠北,还未到安南,主将朱能就因为水土不适病逝,张辅奉命接替了他的职责,历时一年,踏平安南,改名交趾,成为大明朝一个承宣布政使司,自唐朝灭亡四百年后,这块要地重新被划入华夏版图,张辅也因此大功被封为英国公。

    而此后的几年,他又接连三次讨平交趾叛乱,威震西南。

    但多年南征北战,尤其是镇守西南的那几年,张辅也因为水土不适,多有落疾,每每入秋,就极易发寒,于是自永乐十三年之后,朱棣担心再次痛失爱将,便让他召回,在京师静养,任职右军都督府都督。

    到现在的永乐十五年,邱福朱能陈亨等人皆已故去,武将中最具资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