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种田指南_大唐种田指南 第11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唐种田指南 第119节 (第4/7页)

名字都列一遍。”

    万一呢!万一就青史留名了?

    不行,必须先蹭个名!

    第128章

    当秋风席卷乌斯藏的土地,各城的盘炕大队如期出发,经过一年的发酵,来自乌斯藏的炕已深入大唐的西北部。只可惜被他人抢占先机,于家村盘炕队作为始祖,生意倒没太外扩。

    谁知于家村的儿郎各个顾念家,对高长松笑嘻嘻道:“这不刚好?附近的生意够我们忙活了,你是不知,顺德楼下大单,说要在他们新起的小楼里盘炕,多亏十二郎与杨掌柜交好,否则也不会找我们。”

    领头的小伙叫田井文,他长得瘦瘦高高,与其说像一株白杨,不如说是精瘦精瘦的猴子,他总是笑,不了解他的人会将其定义为嬉皮笑脸,他那双泛着精光的眸子也直转悠。

    “您也别觉着我们没志气,这零零散散拉起来的队伍,本就是为了农闲时期补贴家用,说盖房子,村上的青壮又有谁不会呢?哪里能让我们逞能。”

    “眼下盘炕建屋得的铜钱布匹都快超过一年种田所得,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人道是知足常乐,得钱回家孝敬耶娘才是硬道理。”

    高长松听他这番朴素而充满哲理的话,觉得很有道理。

    *

    于家村人都是熟练工,不日便将炕盘好了,古格镇上土炕的普及率还不算特别高,总有居民执意认为土炕会带来炎灾。

    恐怕连官府都如此想的,那可是烧热通道,等于在床铺下生火。

    那些一边打更一边喊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打更人,与腰挂皮袋,背拴溅筒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