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谈判(四) (第5/5页)
了指自己的胸口,对阎锡山说:“民心,张家控制东三省二十年,无点滴恩情于民间。反而一再失信于民,这次汤玉麟的临阵溃逃,更是让他连国人对他失去家园的同情都消除了。您说,他还有能力控制民心,绝处逢生吗?” 顿了顿,继续说到:“这次日军进犯,或许对他是个机会。如其部若胜,他还有点希望。但要是和,却是连最后一点希望都没有了。其实,早在东北军王以哲将军率领其部起义,就说明东北军中,尤其是士兵对于不抵抗而撤离东北就很不理解。”曾一阳话后的意思很清楚,一旦战和,签约协议那是必然的,这份协议一签订,那么张学良很长时间就甩不掉‘汉jianian’的帽子了 阎锡山也点头赞同道:“贤侄眼光独到,不过你的要求让我太为难,需要和山西、绥远的将领商议一下,两天,两天后我给你的答复。” 说完,就急匆匆的回去了,估计是让召集幕僚,商议其中的得失吧! 说起张学良,连曾一阳也不免为这个民国第一美男子而惋惜,一离开东北,他就成了蒋介石手中的枪,蒋介石指到哪里,他就要冲到哪里。谁叫他把自己的家都丢了,而且家当还丢的干干净净,过起了寄人篱下的日子。 想必张学良要是生在一般巨商家中,或许还能平静的过完这一生。但生在张家,已经由不得他优柔寡断。而且其人还特重感情,对蒋介石真是掏心窝子的交情,最后还不落得被终生监禁的下场。 这样的人从军已经不可,还要从政?和找死没什么两样。 曾一阳看着窗外缓缓飘落的雪花,自言自语的说:“过两天,也该回去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target=_blank>,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