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章 几百万美元怎么花还用请示我吗,不知道我正忙着选课吗 (第2/4页)
这边两笔合计1250万美元。 再加上天元光学的自营利润、其他一些可以归到天元科技名下的技术合作收入,顾辙估计今年自己名下公司的总营收,绝对可以超过1600万美元。 这还没算跟陆谨明在化纤熔喷布行业的合作利润,那些不是顾辙要cao心纳税的。 顾辙估计,把国家级高新企业拿下之后,今年他只要从1600万里抽出大约200万,用于采购科研实验硬件设备、搭建实验室、购买工程样机,再做200万美元的其他往科研上凑的软性开支,基本上就可以不缴税了—— 当然,这一招别人是模仿不了的,因为国家对于高新企业科研开支的产出比也是有要求的。 如果新增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数量不够,或者至少是在申的专利数量不够、技术对外授权创汇额度不够 那都有可能被税务部门严查,看是否存在科研投入造假。 只有顾辙是绝对经得起查,他公司的主要营收都是来自老外掏的技术授权费,根正苗红得不能再根正苗红了。 说破大天去也没人敢质疑顾辙的“科研经费使用效率、投入产出比”。 这方面的活儿,顾辙交给陆幽幽, 以及负责财务方面的心腹叶小敏, 外加几个委外的法务代理人员去跑。他只负责提需求、指方向, 具体cao作没空去cao心。 叶小敏她们倒也勤奋,一板一眼推进着相关流程,总要一两个月的时间才能搞定。期间既要跑科技厅, 也要跑工商局,涉及的衙门还不少。 省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