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宰相_第一百四十四章 学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四章 学诗 (第3/6页)

我禀之吴监判,使此诗推广至天下州县学校。”

    李觏与王安石确实见了一面。

    李觏比王安石大十二岁,二人颇有往来。

    曾巩是李觏的学生,而又是王安石的挚友。

    王安石进京上疏仁宗皇帝疏后,此疏石沉大海,没有得到仁宗皇帝的任何回复。

    王安石上这万言书,本是一腔热血,胸中怀着治国安邦的良谋,只要官家肯采纳,他就可以施展方略,并以性命报答官家的知遇之恩。

    不过仁宗皇帝的冷淡反应,倒是令有些王安石心如死灰。

    在这份疏里王安石认为‘如今天下安危治乱尚可有为,有为之时莫急于今日’,而仁宗皇帝有些贪图‘逸豫’了。

    王安石心灰意冷下,见了李觏让他代自己推荐这三字诗,自己则打算辞官回乡养老。

    不过这时候宋仁宗却对王安石委以重任,让他担任祠部员外郎,三司度支判官。

    三司是宋朝的实权部门,朝廷政务三司能管之大半。

    这三司分别是盐铁,度支,户部三司。王安石所在的度支司,有度支使领之,副使一人,判官三人。

    职务是掌天下财赋之数,每岁均其有无,制其出入,以计邦国之用。

    这个岗位可以让王安石了解大宋财政的方方面面,学习到许多治国理政的经验。

    但是李觏受王安石之托,却没能把三字诗之事禀给国子监,全因他与吴中复不和,导致此事罢了。

    李觏也因此甚为可惜。

    杨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