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宰相_第一百四十四章 学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四章 学诗 (第4/6页)

仲听李觏说起王安石笑着道:“我虽未识介甫其人,但看这篇文章也知官家断然是不取的。”

    “如何见得?”

    杨南仲笑着道:“你可知庆历二年王介甫本可状元及第,为何却取了第四?”

    “为何?”

    杨南仲道:“我听我外祖晏公言语,他在殿试文章里写了一句‘孺子其朋’!此言出自《洛诰》乃周公劝导成王之语,王介甫以周公口吻称官家为孺子可乎?故而官家将王介甫降为第四!”

    李觏道:“还有此事。”

    杨南仲道:“如今王介甫再劝官家,亦是如此,重蹈覆辙也!”

    李觏道:“难怪,难怪,王介甫当初若非仕途无望,也不会将此诗给我,并再三叮嘱。可惜了。”

    杨南仲见王介甫,李觏都如此看重此三字诗,也是重新读了一番。这一番读来,也觉得读来朗朗上口,且此句平易近人。

    “兼有千字文之文采辞藻,百家姓记诵之美,真是好文,你说是一个神童所文,这样的神童为何不知他的姓名,若是禀了给了官家,赐个一官半职也是不难啊。”

    李觏道:“吾也以为如此。”

    而如今这位三字诗的‘作者’章越正一肚子怒火地返回斋舍,将此事告之刘几。

    刘几亦道:“直讲未免太严苛了,哪有这番道理。”

    “你诗赋虽说一直为否,但经义却一直为优,如此也不到开革。”

    太学之中,因胡瑗提倡经术,故而进士斋三日考诗赋,八日考经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