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书背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第3/4页)
使如此,他也没有敢自己拉杆子干,而是把一个放羊老头拖出来当王,仅仅因为他是楚怀王的孙子,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了身份的重要性。 项梁如此,共尉这么一个跟着陈胜起义的无名之辈当时如果自立为王,他会是什么下场?他能比陈胜的下场更好?他不跟着项羽干,他还能怎么样? 了解了共尉要讨好项羽的原因,也就明白了一大半共尉不能干净利落的解决刘季的原因。 在这个已经发生了改变的历史上也好,在原先的那个历史上也好,刘季都是个不入流的角色,如果不是他神奇的入了关,最后奇迹般又打败了项羽,成了汉高祖,恐怕谁也不会注意到他。我已经说过,三杰之中,只有萧何是他的原班人马,张良是友军,韩信是项羽的手下,都是分封之后才投到刘季手下,如果不是他们,刘季撑破天就是一个窝在巴蜀近似于被流放的窝囊汉王,而不会成为汉高祖。 现在有了共尉,他就更不起眼了。在刘季没有做出明显对共尉不利的事情之前,共尉对这么一个不起眼的义军首领下手,而且这个人还是他的姻亲,吕家人会怎么看他?项羽会怎么看他?他手下的将领又会怎么看他?这都是不能不考虑的问题,在没有绝对的实力威慑所有的对手之前,送给别人一个反对自己的口实是愚蠢的做法,即使是只造成名声损失,对于共尉来说也不是个明智的举动。更重要的是,刘季实际上已经被剥夺了与共尉争天下的实力,共尉根本就没有必要急吼吼的把刘季解决掉,解决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